史东 00:13
各位朋友你好,我是史东。在今天节目中为您请到的这位来宾我想不用我多介绍,我想这是你期盼已久的一位来宾。那是谁?那就是王孟源王先生。王先生有好一段时间没和您见面了,也好一段时间没跟我见面了。那么当然了,透过您的很多询问呢,我也把您的询问都转给王先生,我说很多人想要看看王先生最近情况怎么样,你上个节目吧,王先生说我最近想谈一些美国大选的事情,我说好好好,谈美国大选,我陪你谈美国大选。现在赶快把孟源兄请入我们的画面之中,孟源说一声谢谢,说声欢迎。
王孟源 00:53 非常高兴跟大家见面。
史东 00:55 这个我想大家看到你第一件事情,我代他们说了。哇,你瘦了。
王孟源 01:01 一直是去年夏天我回台湾的时候被妈妈骂了,那个时候真的是一辈子最胖的时候,到了 180 磅。妈妈骂了以后,回来以后,就刚好那个时候我写了一篇博文研究为什么最近糖尿病会这么流行,然后发现增胖的主要原因是糖而不是脂肪,所以我就 take my own medicine,遵从我自己的理论,然后在饮食中完全戒糖,然后每天运动 5-10 分钟,我很快地就掉了 25 磅。就是一年下来就掉了 25 磅。最近受伤了,所以比较没办法再继续持续这个趋势。不过还好我最近你也可以看到我这个是手脚都受伤了。这是因为手脚都受伤了...
史东 01:52 你脚也受伤了。
王孟源 01:53 哈哈,真的是,四肢有 3 个受伤。
史东 01:56 够你忙的。
王孟源 01:57 这是因为我准备要搬家,所以要把房子整理好。美国这边要自己修理房子很方便,你到 Home Depot 买一些建材,都可以自己做。像是我最近把整个房子外面的 deck 翻修了一遍。但是你身材搞好了以后,并不代表这些好看的肌肉就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强壮。 55 岁还是 55 岁,你不敢,肌肉中看不中用,做了一点体力活就开始拉伤。我因为年轻的时候没有这些问题,所以一开始还不以为意,没有好好的保健,没有复建,所以后来就越来越严重。一直到最近两个月,实在是连很简单的事情都没办法做了,我才开始照顾自己,开始让这些肌肉慢慢地恢复。这是一个原因,所以就不太能够打字。因为刚好伤的地方就是手腕。
然后我爸爸 2 个月前过世了。我因为目前这个新冠疫情的关系,国际旅行不太方便,我就没有回去参加丧礼,目前就是在家里继续当寓公,过去 5 年离婚后的责任就是父兼母职,哈哈哈。因为我儿子上了大一了,同样也是新冠的关系,所以没办法到校园去上课,他是上网课。上网课的话,其他的课他当然是自己能够应付,但是化学 101,普通化学里面有量子力学的东西,他有需要我帮他辅导一下,所以我每天跟他辅导个一两个小时那样。
另外就是继续做阅读跟思考。我最近主要思考的问题是... 我一直说人类 21 世纪最大的三个问题是:贫富不均、全球暖化跟霸权交替。你如果看我的博客的话你会知道,在这一次新冠疫情一出来,在 2 月或 3 月我就已经说霸权交替没有问题了,因为欧洲不会再跟着美国的屁股后跟前跟后的,像个哈巴狗一样。如果中国能够获得更大的发言权,美国即使像 Trump 这样继续地阻挠解决全球暖化的议题的话,也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光是中国跟欧洲加起来,就足够地推动全球来做出一些适当的反应。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贫富不均。过去 6 年来,每次谈到这个问题,我都说这个问题非常的大,没办法,没办法解决。但是我最近这几个月又重新思考了一遍,觉得还是有可能解决的,只不过是在未来两代人之内不可能;要到 21 世纪的后半。如果我们这次今天讨论有时间的话,我可以谈谈这个问题。不过它就有点离题了,因为我们今天主要谈的是美国的大选,以及大选后结果会带来 2021 年跟 2022 年的影响。
最后一个原因让我没有一直特别关注我的博客,是因为说真的,没有什么真正的新闻,几乎每件事我都讨论过了,就是过去两三年都讨论过了。然后你如果回去看两三年前我写的东西,完全都还是正确的,就是当时的预测... 过去这几个月基本上只不过是印证我当年的讨论,所以就没有必要去重复,因为我一向不喜欢重复自己或重复别人的论调。
十月惊奇
这一次我会忽然想跟你谈美国大选这件事情,就是因为忽然终于有一个新的重大新闻,这个重大新闻是我过去这一年一直在等着发生的事情,也就是 Hunter Biden 的 Email。就是上个礼拜 New York Post 一个专题讨论说他们拿到了一些 Hunter Biden 的电脑里面的档案,然后里面有关于乌克兰的一些电子邮件。为什么这个对我来说会是这么重要?会是从年初新冠开始到现在最重要的新闻。
我们去年 9 月的时候,我上你的节目曾经讨论过全球的金融跟经济的议题,那时候我就谈,我就提到 Trump 大选要连任,它的前提是必须要经济搞好,就是 2020 年下半的经济态势必须是好。但是一年前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他对美国的经济过度刺激,2017 年的减税,然后到其后的,他一直逼迫美联储去消减利率。这个都是打兴奋剂,这种兴奋剂的短期效果通常就是 6-9 个月,那他做得太早,所以到了 2019 年已经... 我想我用的比喻是一个雪山上堆满了积雪,随时都可以雪崩,对不对?既然Trump 的连任必须要依赖这个经济的态势,而我们在一年多前就可以看出美国在 2020 年下半的经济不可能是顺利的。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预言 Trump 不可能连任?其实我已经在过去这一年多一直讲,Trump 连任的希望不大,就是因为我刚刚分析了这个道理。
但是我一直没有说他绝对选不上,为什么呢?因为你必须要考虑十月惊奇的问题。就是搞选举这种东西搞到现在,基本上各种污招滥招太多了,然后在选举前的两个礼拜,尤其是会有莫名其妙的丑闻跳出来,然后大选一过,大家就忘光了。那像这种十月惊奇呢?我们不可能事先越靠逻辑分析和预测,虽然美国的民众已经被玩了这么玩,弄了这么多次,你可以你可以说他们可能有点免疫力,但是事实上你不能确定,对不对?所以必须要等这个十月惊奇真正发生之后,你才能够确定这个大选的方向,然后从大选的结果你才能够预测未来政策的走向。那从政策的走向你能预测国际事务的真正发展?所以 Hunter Biden 这个 Email 就是我等了一年的这个十月惊奇。哈哈哈,那他一出来之后我就有话题可以谈了,新的话题可以谈了。
因为过去这一年每次谈到这个大选的话题,我都说我不看好Trump,但是还不能确定。现在可以确定了。现在可以确定就可以来跟你谈。首先我们先谈谈 Hunter Biden 的这个 Email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自己去看了一下,就是 Hunter Biden 把一个 MacBook 送到电脑修理店去修,然后他事后就忘记了,因为像他这种纨绔子弟,钱多得很呐,换一个 apple 电脑一两千块根本不算事吧。第二天那个 Cocaine 效应一过,他根本就忘记。照理说这种十月惊奇出现的时机太巧。就是话题太巧,时机也太巧。第一个,就是必须要打个问号说怎么会这么巧呢?像我都已经等了一年多,要看这个十月惊奇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可以知道你不能够它一登出来,这个报道一登出来,你就照字面全部接受。但是你如果去看那个细节,样样都是合理的。而且对我来说,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这个证据太弱了,根本就不够看。你看看它里面真正公开的就是两封信:一封信是有个乌克兰的商人跟 Hunter Biden 说,谢谢你昨天介绍我跟你父亲见面;然后另外一封信是同一个商人隔了一段时间说,我现在正在受到乌克兰其他政派的迫害,他们要跟我要钱、要权,所以请你设法,或许通过你爸爸来减轻这些压力。像这样的证据,即使它是百分之百是真的,在美国违法吗?不违法,太弱了。如果这个是假造出来的话的那个假造的人太笨,所以正是因为它太弱了,所以我觉得他很可能是真的。
大概 5 年前, 2015 年底写过一个博文讨论,当时是伊利诺州州长 Blagojevich 贪污被判刑,然后当时他上诉到州的最高法庭,然后当时就减免了好几项罪名,就是贪污的罪名。当时是他们州(伊利诺州)的最高法庭说,你政客收钱没有关系,只要检察官不能够证明说你这个收钱不是 conditional on 某个特定的事情就不算行贿。你说这离不离谱?那个检察官能够抓到政客私底下收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这样还不够定罪,你必须要能够证明他收这个钱是要办某个特定的事,而这个事情是不应该收钱的。
史东 13:07 就是有没有银货两讫了。 Quid pro quo。
王孟源 13:12 对,这是他们的 Quid pro quo,就是除了你收钱之外还要交货,哈哈。你知道他们用的理由是什么吗?理由是说政客跟商人收钱是民主运作的正常步骤,你说这可不可笑。我那篇文章发表之后不到半年又出了一个很类似的案例,但我后来没有写。这是在 2016 年中, Virginia 的州长被 FBI 也是同样抓了正着,这一次是联邦的,这不是州的,这一次是被联邦抓了个正着,所以是在被联邦政府起诉。联邦法庭起诉有一个卖维他命跟药品的老板给他送了 13 万块钱,包括劳力士手表等等的。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你一个政客莫名其妙地收了一个劳力士手表,还有一些现金,还有房地产,都是非法的。但是在美国,它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真的就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这个是联邦最高法院,不是州法院了,所以这个代表着全国都必须要照着这个判例来判决,它同样的完全无罪,因为检察官没有办法证明他拿了这个钱是要办什么事情,他们只能证明他拿了钱,他没办法证明他拿了钱是要必须要办什么事情,就这样子就是无罪了。你既然这样子,真是基本不可能,不可能有人定罪了,对不对?
你想想看,它的标准这么高,Hunter Biden 的这两封 Email 哪里算是什么 smoking gun 呢?这基本上就是像他们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也是同样说的,民主政治的正常运作。所以我的逻辑就证实这个不像是无中生有。如果要无中生有,不会生出…… 不会花了那么大的麻烦,还生出这么弱的指控。
史东 15:29 那现在照你的思维讲讲,如果是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的话,这个有中生有的情况对于 Joe Biden 的选情会有多大影响?
王孟源 15:44 Good question. Almost zero. 事实上这种丑闻原本的用意就是要把它闹出来,然后闹个两礼拜,到大选后就丢了。这个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够起诉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美国这个法律都是为了有钱有势的人而定的,所以根本不可能真正地定罪。你看 2016 年其实也有一个同样的十月惊奇,就是当时 FBI 局长他并不是共和党那边的,但是他因为没有想清楚这个政治的 implication,就是他不小心在选举前的一个月,忽然又把 Hillary 的 Email 就是重新地主动去侦查。他以为这个就是侦查,侦查不代表定罪对不对?但是从政治方面来说,你刚好在选举前一个月被右翼的媒体有心地去吹嘘了一番,对 2016 年的选举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事后你看, Trump 已经讲了 lock her up,讲了 5 年了,有没有任何 prosecution?没有,不可能。因为事实上 Hillary 搞这个 Email,这当然是违规的,但是有权有势的人违规,在美国绝对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需要怎么隐藏。它唯一的后果是政治上的,就是在选举上的有后果。当初 Hillary 会想要去违规,把那个她的 Email server 放到自己的伺服器上面,自己家里的伺服器上面,原本就是怕人家无中生有,或者是断章取义,无限上纲。她如果把那个 Email 留在国务院的伺服器上面,就有可能被泄露,被共和党人泄露出去,然后拿来用来做政治炒作、媒体炒作。没想到她原本的用意是怕被对方炒作,而这个动作反而被炒作成是在掩饰罪行,所以这个是有点 irony,就是有点反讽。
民主党一方面本身就是搞这种无中生有或者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断章取义、无限上纲这一方面的专家。你看过去这 4 年这个 Russian gate 就是通俄门搞了半天,其实很简单,就是绝大多数都是无中生有,所以那个国安顾问被定罪是因为他在一开始被调查的时候撒谎,所以你看这个跟 Hillary 的 Email gate 完全都是一样,就是你的这个动作本身没有错没有问题,至少不是犯法的,你去遮掩它的时候反而是犯了法。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扭曲的现象?就是因为媒体的势力太大,媒体能够把小事变化大,或者是大事化小,看他们是不是你这一派的。而美国大部分的主流媒体的确是站在民主党那边,美国的选民过去几十年来他最受不了的有两点:第一点是你这些金融精英跟政治精英的搞全球化,搞了以后这些蓝领阶级的工作都不见了,都外包去了。但是你看那个主流的媒体,它始终都在吹嘘这个全球化有多么多么的好,这个经济的走向有多么多么好,他们觉得不对劲。他们或许不知道是怎么被 screw,但是他们知道他们被 screw。
另外一个就是政客的作为,偷鸡摸狗、利益输送。但是他们看到至少在主流媒体里面,共和党员往往是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民主党人就比较容易蒙混过关,尤其是民主党里面真正有实权的。就是因为这样子,所以 Trump 才会兴起,才会有基本盘,他的那 40% 的基本盘就是这些受害的民众。他们不懂问题真正出在哪里,他们只知道出了问题了,他们不信任政经精英,他们也不信任主流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 Trump 才会在 2016 年出人意外地一枝独秀,这样的站出来。为什么呢?因为Trump本身他同样也不了解这个问题的根源跟脉络,他只是感觉到他的观众愿意听这些话,所以他就去讲这些话,做这些事情,让他的听众感觉到他好像是在解决问题,实际上他不懂这个问题。他的认知完全是间接地从他的选民那边选民的不满而来的。他认知到的是选民的不满,而选民的认知是系统的不公平,但是他们不并不了解不公平在哪里,问题在哪里,那更不可能了解这个问题的解决,正确的解决方案在哪里。
但是话说回来,这个 Hunter Biden 的 Email 这么弱,如果主流媒体都跟在后面吹的话,还是会有效的,因为现在这个 Trump 基本盘还是非常的坚硬。它的问题是在过去这一年先是有了黑命贵的那个activity,我有一篇专文讨论这个,为什么这个这一次的这个黑命贵示威运动会比 4 年前, 6 年前,其实光是过去这 10 年就有几十次类似的事件,就是黑人在街上当场被警察无端杀死的案件,事后也都有示威抗议。
王孟源 22:06 但是今年这次是第一次上升到国家会想要做一些事情,为什么呢?因为这是选举年,原本就是民主党设下的局,民主党设下了几十个可以用来攻击 Trump 的口实,那这个呢?刚好这么一发生就成为一个很方便的武器,那也真正的发生了作用。所以 Trump 的支持率一直都是在 40% 几。就是它有 40% 的基本盘,然后再加上 5% 左右的中间派,来自中间派的支持,所以它有 45%,跟 Biden 差不了多少。Biden就是一直都是 40 多,大概 48~49,一直到 4 月都还是这个样,到了 4 月因为黑命贵这个东西,这个才有了变化,Trump 的民调才会一直掉到 40% 左右,然后 Biden 升到 50% 以上。到了6月,新冠疫情一下子爆发,而且爆发是在美国内地的农业地带。
所以 Trump 这次这个选举的态势全部面临了三个大的逆风:第一个是经济,当然是不行了,这个因为... 不但他们... 我原本一年前就可以看出这个美国的经济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这个新冠疫情,那真是更是雪上加霜,不可能可能为现任总统加成;第二个就是黑命贵这件事情,所以 Trump 一直在讨好那个 Neo Nazis,极端右派。这个真的是一直被中间选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毕竟是中间派,对不对?他们不太在乎这些议题。但是经过多年的炒作,它们终于成为一个道德议题。民主党从 2016 年开始注意到 Trump 的这个弱点,他逐步地慢慢地洗脑,说这真的是一个道德的问题,如果不支持我们就是不道德。这个真的是有效的,真的是有效的;然后最后一个就是这个新冠疫情,因为到了 6 月的时候,欧洲已经控制下来了,结果美国突然爆发,而且爆发的一开始,3月、4月爆发的是纽约这样的国际州,就是民主党州。但那当时那个红脖子们还觉得兴高采烈,但是一旦到了 6 月真正爆发,疫情传到这些红州,就是内陆的农业州,Trump 就不再有任何借口,尤其是跟欧洲一对比。你一开始说中国或者是南韩或者台湾,你还可以说他们这些东亚国家(地区),他们有所谓威权局势,可以搞绝对隔离,但是你看德国就控制得很好,这下一来美国人就没有借口了。所以就是这三重的宣传打击下, Trump 目前大概就是 low forties 41%,对 Biden 的 52%,就是它到 9 月底 10 月初开始,他落后超过了 10%,目前最新的民调是落后 11% 左右。
史东 25:45 讲到这我插一句话,孟源,你刚刚讲到这个新冠的事情,我想了解一下你对这个 Trump 得新冠这件事情,你的看法是怎样。
王孟源 25:56 又是很反讽的,他活该。但是对中间派选民来说,对他的基本盘 10%,就是他也就是在医院里面待了 3 天,然后就跳出来一样,活蹦乱跳,到处乱爬等等。对他们来说,OK,他说这个新冠没什么大不了的。的确对他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然,但是他是总统,什么什么药、什么最新的医疗手段(都能用上)。
史东 26:20 我想问这个问题,特别是因为你也是新冠,曾经是新冠的患者。
王孟源 26:27 我自己没有经历过什么严重的那个病症,所以我其实不算,因为他至少是要住院了,他不但发烧,而且他的那个血氧量降低到 93%。对,那是蛮严重的,他又是 74 岁,过度肥胖症,我觉得不能比了。不过这件事情他得病真正的问题是在中间选民看来是很尴尬。我其实不是特别喜欢讨论民主选举的问题,因为这大部分的选民都是这样的笨,你讨论的那个话题都是如此,哈哈,低级,哈哈哈。真正影响他们的是这种……
史东 27:19 我们改一天找一个时间,真正……我真的是,我现在真的是很想谈一谈民主制度这个事情,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我现在越来越怀疑它的存在价值。我们改天再谈这个事情,因为这是个大题目好不好?我,我想就你谈到现在为止,我想我们听你讲你已经几乎可以作为一个结论,就是说王孟源他认为这一次大选拜登胜的胜选的机遇率是非常非常大的。
王孟源 27:52 这个目前的那个权威的分析是 80% 多,就是 Trump 还有 1/8 胜选的机会。
史东 28:00 我现在想谈一下,就是说你认为 Biden 当选之后,这个世界、美国这个世界还有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王孟源 28:16 OK,我之所以会等到 Hunter Biden 的这个十月惊奇出来以后才肯谈这个问题。因为虽然Trump连任的机会一直不大,但是一直到两三个月前,民主党拿下参议院的机会还是少于 50%,一直到两个月前,他的这个机会才达到一半。随着从 9 月到 10 月放的民调又掉了 2%,民主党拿下参议院的机会,现在就是根据这些权威机构已经提升到 3/4 了,我个人认为是更高了大概 80% 多。这代表什么意思?就是 Biden 执政的头两年会是全面执政,就是民主党会控制总统、参院跟众院,三个地方全部控制,所以基本上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到什么地步?目前炒得很厉害的就是 Trump 一连任命了三个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这下一来就会把他们原本偏红跟偏蓝的比率从 5:4 调整到 6:3。一旦有了 6:3 的(比例),他们就不必担心之中出一个叛徒,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可能去推翻 Roe vs Wade,但是更立即的,一定会想办法推翻的是 Obamacare。
美国这个事情很奇怪,就是表面上看来大家都讲理,实际上说到底都是政治斗争,而他们还认为这样,这代表着文明,就是一切都是虚伪的。像这样子的国家,你怎么能够当到世界超强呢?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真的运气很好,欧洲一连打了几次大战把自己打垮,那另外一个就是 20 世纪初,尤其是小罗斯福的改革,真的是曾经建立过一个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所以就是这两件事让他成为世界霸主,成为前所未有的成功国家。但是从70年代开始他就开始腐化。
其实这个跟我刚才提过的有关那个贫富不均的讨论也有关系,不过我扯得太远了。我们现在还在谈这个大选的事情,我们还是先把这件事情讲清楚。目前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即使 Trump 落选了之后,美国大法院的法官还是 6:3,然后接下去他们有能力推翻 Obamacare,就是不管你,即使你在立法继续推进或者在确认 Obamacare,最后的最终还是取决于大法院,说这是不是危险?偏偏美国的体制就是这个所谓的宪法的解释拥有最终的决定权。你想看总统签署两院通过的法案,你这个大法官会议高兴否决就否决,那这算是什么民主?
美国大法官
当前这个大选的问题就是除了 Trump 这个总统的选举之外,还有参议院的选举,然后除了参议院选举以外,还有大法官。现在在任命的这个大法官。问题是这个大法官共和党已经铁了心了,就是要把它硬是通过,而且应该是在下个月,很可能。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他们是希望在大选前通过了。不过即使是在大选后,反正交接还有 2 个多月,他们也是有足够的时间把它塞进去。这样一下来怎么办?美国大法官是终身制的诶,你如果控制了参院,美国的宪法没有规定大法官的人数。其实上个世纪罗斯普要搞改革的时候,那时候共和党的的大法官也是站出来反对,罗斯福就威胁着要增派大法官。宪法里面讲得很清楚,新任大法官是由总统提名的,所以我如果从 9 个人增加到 15 个人,那是另外 6 个都是我提名的。所以现在他们在讨论的这个问题,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是新的发明,而是当年在 1930 年代已经已经是一个议题。
史东 32:59 这不是基本上是一个变相的修宪嘛。
王孟源 33:05 问题是宪法没有规定大法官有几个人。
史东 33:06 这个我知道,但是就是这个就有……当然我这个是狗吠火车了。这是不是有一个道德层面上的问题呢?
王孟源 33:16 Well,你经过共和党人 4 年的这样的胡搞,我想美国再也没有什么 norm 就是常规。你事实上你看英国跟美国都是所谓的民主体制,什么宪法,这个其实都只是形式上的,它事实上很多细节都是靠 norm 常规,就是不成文的法、常规来规制。过去从 2016 年到现在,Trump 最大的贡献就是把美国所有政治常规基本上都全都打烂。同样的英国的那个 Boris Johnson 比 Trump 的效率还要高,他只当首相一年也是一样,全部都打烂。
史东 34:01 他...现在不是抱怨他,都是他的薪水不够。对,不能过日子。
王孟源 34:09 像你看这种海洋法系的国家,它原本就不是像大陆法系那样子,法条非常的详细。什么事情... 法律没有规定非法的理论上就是合法,那是大陆法系。海洋法系是你有什么事情找法院去问,法院就必须要遵照前例,你要违反前例,可以,但是人家一定会上诉,法庭可以决定是不是可以推翻前例。如果上诉法庭也想要推翻前例,那么人家就可以再上诉到最高法庭,看最高法庭怎么办,他们的这个逻辑是这个样子。
我现在讲一个故事,这方面的一个故事。在我们刚刚提到那个黑命贵的事件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博文,详细解释为什么美国的警察会腐烂到这个样子。我在里面提到一般非美国的人不了解警察还有一个特权叫做 qualified immunity。什么是 qualified immunity?就是违反人权对警察来说是可以的、免责的,可以这么选择的。只要法律没有实际的前例定为非法,只要没有前例,就可以免责。你看看这是很有趣的,你怎么创造前例?你必须要定罪,但你怎么定罪?必须要有前例。就是基本上你无法再用违反人权这件事情来起诉警察。
这个在美国叫做 catch 22,因为有一本很有名的书。一个实际的案例是这样的,有一个... 他们警察要去逮捕一个通缉犯,跑到他前任女友的家里去,而前任女友说,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过他了,他绝对不在我家。那警察说,但是你同不同意让我们进来搜索?她说我同意,结果警察怎么办?他们火力全开,手榴弹什么的丢进那个小房子里面去,把那个房子炸得稀巴烂。然后事后那个女人说,我只同意让你们进去搜索,我没有同意你把这个房子炸烂,你至少要赔我的房子。不赔,为什么?不违反财产权,不违反自由权,因为没有前例。为什么没有前例?因为 qualified immunity。
史东 36:51 这是在哪一州在哪里发生的事情?
王孟源 36:55 那好像就在加州嘛。你们加州。
史东 36:57 我真的。
王孟源 37:01 反正任何人有兴趣的话去 Google 一下 qualified immunity,这不是我发明的。这种事情你随便 Google 一下,有几百个案例可以看。事实真相本身就有很多幽默,你不需要再去发明,真的是。
史东 37:17 对,我同意。所以你讲到美国国会之间的这个态势。
王孟源 37:23 所以我现在讲的是美国是海洋法系,所以它这基本上是谁有钱说了算。它这个跟东亚这种儒家社会的差别在于它不是统一的,不是一个理性的金字塔型的,而是在金字塔底顶端是一个Oligach,是一个多寡头的,所以这是唯一的差别。事实上因人而治完全是一样的。你跟中国古代的那种封建时代的社会完全一样,就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法治)只是表皮。
史东 38:00对,这个我同意。
王孟源 38:05所以我刚刚已经提过有关这个大法官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医疗、教育跟法律之前的都是应该人人平等。因为我们必须要有市场经济,必须要容许贫富差距才能够有动力让经济发展下去。但是你至少要给予公平的机会,Equal access 平等的。
史东 38:46 对。这个是我在小学,我相信你在小学,不是小学,中学的时候也读到有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里面的一种所谓的平等的思维,就是孙中山他所说的平等,是立足点的平等,而不是齐头式的平等。
王孟源 39:05 对,就是基本上就是同一个哲学。实践上我认为有三大方面特别重要:第一个是法律,你不能够发展成美国的这个法律界,这样子是有钱人能够基本上为所欲为。
史东 39:22 你看 Biden 的这个,Hunter Biden 的这个,这个披露的就是为所欲为。
王孟源 39:29 他就是为所欲为,因为事实上他们都是这样。而到最后法官也干脆就说,最高法院也干脆就说,这就是我们的常态,所以你不能够定罪。基本上因为法条没有明定,所以基本都是看哪一个人能够请更好的律师,然后有更好的关系来争辩,来找前例。因为这些前例本身太多了,个你如果不是一个一个客观的法条在那边,而是几千万个前例让你随便找,你一定可以找到里面的矛盾。
史东 40:11 对,那我打一个岔,我想到这个 AI。很多人提到 AI 这个事情会让律师这个行业做很大的改变,因为你刚刚讲了这个案例的研究是一个很花精神的一种工作。对, AI 出来之后,就完全是经过 AI 来搞的话,这个就很能,这改变就会很大了。
王孟源 40:37 因为你有几千万个前例,绝对是里面有前例。
史东 40:41 有漏洞。
王孟源 40:42 对,有漏洞,反正你就挑出那些矛盾来。但是只有有钱人才雇得起律师,花上几百个小时。
史东 40:51 几千这个才是重点,这个才是重点,小老百姓根本就是即使知道也没办法做得到。
王孟源 40:58 对,所以这种所谓的海洋法系根本就是为了有钱人而设计的,就是为了有权有势的寡头和设计的。中国至少没有搞成这个样子,台湾有点这个趋势,哈哈哈。
医疗私有化和政治改革
至于教育跟医疗,你说人命是不是这次 Trump 得了新冠,他所受的医疗的待遇跟一般人一样吗?完全不是同一个待遇。
史东 41:25 这是一个教训。
王孟源 41:27 对,所以你不能够这样。医疗私有化之后,私有化市场经济的第一优先一定是利润,利润一定是靠剥削,可以剥削的对象。那可以剥削的对象是什么?弱者。同样的,教育基本上是唯一保证社会垂直流动的一个管道。你如果私有化以后,如果这些高价的私有学校不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社会的上升的管道,也就是升学的管道,根本没人会去。那你为什么要私有化?如果它能够提供更好的升学机会,你就是在创造贫富不均来固化阶级。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不对?基本上是聪明的贫家子弟也没办法竞争得过平庸的富家子弟。就像美国这个制度一样,对不对?美国的制度在小罗斯福之后,它的改革不只是政府,而是整个社会都开始追求公平。从 1930 年代一直到 1970 年代 40 年之间,美国公平化就在那段时间,那是全面的,他的最高教育,即使像哈佛、耶鲁这些,他们也都设法改变以往专收富家子弟的办法,到最后多到有 1/3 是贫家子弟。但是从 80 年代开始,他们就有一个反动。现在这个哈佛跟耶鲁的收学生的标准越来越像 19 世纪,就基本上都是富家子弟进去。
史东 43:22 这边你还可以加一个就是对于亚裔学子的态度。
王孟源 43:25 亚裔你即使是有钱也是弱势的,因为种族的关系。当初犹太人在 20 世纪初期也一样,因为他们是第一波重视学术研究的族群,他们在 20 世纪初期经过了我们现在亚裔学子同样的歧视。后来的改变除了他们逐渐地收买了美国的政经精英,而且参与了美国的政经精英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经过小罗斯福的改革之后,美国的社会的确有反思,有 40 年的反思开始减轻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开始要把这个教育机会拓广到给社会的全面各个阶级。我之所以会想要顺便提一下这个,就是中国在过去这 20 年学术界被美国式的思维渗透得太厉害,以至于连他们的中央政府,就是国务院的教育部,还有负责医疗的也开始搞私有化,这真的是很大的倒退,也很大的反复。你绝对没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共产党,如果你连在医疗跟教育上也开始搞私有化,也基本上就是图利富人,这是非常恶劣。
史东 44:56 对,其实我看这个事情难道不是就是美国的用意吗?他花了这么大的精力来教育你这些来自从中国来的这些人,把你再送回中国,他的目的不就是在这吗?
王孟源 45:10 对,这为什么要这样子?因为列宁曾经很相信,说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或者无产阶级会 unite,会联合起来。事实上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 identity politics 是更强的 instinct,就是对国籍族群的认同跟种族的认同,绝对是对下层阶级的普罗大众更有吸引力。真正很容易联合起来的是资本。国际上你不管是哪一国的巨富,他们的利益基本上都是共通的(史东:对,一拍即合)。而且我们一谈这个他们的利害关系都是几十亿、几百亿的事情,在这种背景之下,他们根本不在乎什么种族、国家,对不对?其他都可以看过,最重要的是保护我的几百亿。所以中国的中央政府被美国美式思想渗透到这个地步是非常不幸的。
我自己在过去这几年也是多次批评这个方向,其实这一次这个新冠造成全对全球经济都非常大的影响,中国算是承受力最好的,就是恢复得也最快。但是我觉得这个新冠如果要说它最重要的教训是什么?它最重要的教训是必须要尊重科学,而且有健全、全面、公平的医疗体系。中国在最后这一项就没有做得很好,你要利用公共花费来刺激经济的话,其实投资到公共医疗体系是效率最高的,尤其是在新冠还没有消退的的背景之下。我不懂他们为什么没有再进一步地去做。当然在大方向上面,他们没有错到像美国或者欧洲那样的地步,但是在旁边看着他们没有最优化,总是让我有点失望。
史东 47:25 你是你认为他们应该如何的?像你建议是这样子,在公共卫生方面加大一些他们的挹注。
王孟源 47:37 全世界凡是市场经济的国家,医生都是高收入所得,所以医学院都是大家抢破头的,但是中国是例外。中国的医生收入非常的低,但是他工作没有比美国的医生轻松。美国的医生随便一下子就是熬两三天夜值班的,这个是非常非常的累的。所以你第一个就是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且是提高他们的收入,获得这个收入必须是要给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而不是给行政人员。你如果大家都抢破头去当医院的院长或者去行政人员,那你这个纯粹就是官僚嘛。他们这样子比较中央集权的体制,最怕的就是官僚体制过于庞大低下。你要刺激经济,不是刚好就应该提高他们的薪水嘛?那提高薪水最好的对象是什么?就是这些医生。因为中国真的是对医生的付出不够,中国社会对医疗整个的投资不够。而且我说的不只是 construction,就是建设,而且是 operation,就是日常的消费。你这些医生跟护士他们的工作那么辛苦,那么重要,你如果不给他合适一点的薪水的话,你怎么样吸引第一流的人?不可能。现在大家,中国的社会,大家都抢着去玩政治嘛。
史东 49:33 现在还有一个现象,我不知道中国现在当下的情况怎么样,因为我前一阵听说有很多的这个,因为可能是你刚刚谈到的这个收入的问题,有很多这个医商勾结的进这个状况。
王孟源 49:49 对,这也是从美国弄过去的。你如果认识美国的医生的话,你可以有朋友是在美国医界的话,你可以问问美国发明的这一套,就是医学界用收买政客的手段去收买医生,让他们去开药。
史东 50:14 这是在美国很平常的,这个在美国不,如果说打医生不这么做的话,都已经是很古怪的人了。
王孟源 50:22 因为医生虽然在美国是高收入的,但是 20 万、30 万一年的收入,工作很累。你如果跟那些商界政界的精英相比,那个钱来得实在是的太辛苦,太痛苦了。对,太辛苦。你要多赚钱的话,最简单的就是收一些这些红包。
史东 50:44 对,因为钱是永远不够,也可以再多一点的,对不对?
王孟源 50:49 所以我觉得中国行政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去这 20 年被美国的思想腐化的很严重,从内部腐化。我刚刚提过中国的国际态势其实是很乐观的,就是霸权交替。因为欧洲在 Trump 之下学乖了,他知道不能够再继续当美国的看门狗,所以这就留给中国崛起的空间,所以中国真正的问题在于内部的组织。中国内部组织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不合理的地方你如果不趁早解决,就越来越难解决。很多事情你在经济开发程度还没有很高的时候,解决的代价都是还可以接受的。
史东 51:51 对,我想任何改革也是这样子。其实套你的思路来讲,一旦你尾大不掉,然后成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那就很难弄了。
王孟源 52:01 连你原本想要照顾的那些民众一旦都成为中产阶级以后,他也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反而会分成一个一个的山头来照顾自己的利益。比如说你在美国要盖一个高铁怎么这么困难?因为你没办法征地嘛,对不对?你为什么 70 年前要盖高速公路那么容易?因为当时美国刚刚从二战跟大萧条复苏起来,他们还有那个条件做这些改革,还可以简单地就征地。政府说我要征地就征地,民众不会那个当钉子户。中国到现在连钉子户的解决方案都还没有统一立法,真的是很奇怪的。经济的发展程度比人家落后 100 年,但是人家 1950 年代就已经简单解决的事情,你现在还没有解决。
十月惊奇总结
无论如何,言归正传了,我们还是谈一谈美国大选。因为 Hunter Biden 的这个 Email 出来以后,第一个是它本身就是很弱,第二个是美国的主流媒体一方面尽力封杀,如果非要谈不可,就请一些 blogger 或者是第三方的评论员来抹黑他们。他抹黑比如说是什么呢?我看到有一个民主党派的、民主党的评论员,他说这些 Email 很明显是假造的,因为他那个 Email address 里面用的是 .ukraine,而 Ukraine 的 domain 应该是 .ua。你如果不是真的回去看那个原始证据的话,就觉得,诶,很有道理,这很明显是假造的对不对?因为你这个国家的这个密码,中国不是 China,而是 .cn 对不对?变成 .ukraine 很明显的是假造的,根本不可能是真的 Email。但我回去一看,那个.ukraine 不是他的那个 domain name,而那个是乌克兰那个商人的名字...
史东 54:27 就是这 Ukraine 在前面,不是在。
王孟源 54:29 Ukraine 在那个 domain 的前面,是它的名字的一部分,很明显的它那个名字是斯拉夫语里面常见的名字,所以为了跟别人分辨,他的那个 domain 其实是 Gmail。所以你可以看到民主党的这些主流媒体其实也是继续玩这些抹黑的花样,但是它很有效,因为这次是连 Facebook 跟 Twitter 都跟着一起封锁。所以我认为不会有什么效果。而且另外一个你要注意的,过去这一年民主党我刚刚提过对 Trump 的攻击有好几个有效的着力点,这些着力点有没有依赖 Biden 本身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这件事情?没有。他们都是针对 Trump,而且都是讲 Trump 已经恶劣到不论如何一定要下台的程度。
史东 55:26 我想今天我们谈话谈到这,如果 Biden 确定当选的话,我们可以说确定,但我想到选择。
王孟源 55:32 今天对我来说真正确定的,真正消除的不确定性是参院。就是因为这个十月惊奇太弱了,所以我认为参议院也会变成民主党。所以我们这个礼拜发生的新的大事,世界上新的大事是我们可以确定未来这两年民主党会全面执政。
史东 56:00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你刚刚谈了一点对美国的意义,我们可不可以把时间分出来谈一点对于中国的意义,还有甚至对于台湾的意义。
片花
王孟源 56:56 如果未来两年美国通过这个白左教自由民主人权这一套来抹黑中国,他是有可能不花一分钱,无非一兵一卒就主动让德国跟中国斗起来。
新冠肺炎
史东 57:29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你刚谈了一点对美国的意义,我们可不可以把时间分出来,谈一点对于中国的意义,还有甚至对于台湾的意义?
王孟源 57:43 我想我们先谈一下有关 Covid。因为这个很简单,这个你看现在欧洲进入第二波,美国进入第三波。其实我一直觉得很奇怪,这些人贵为一国的首脑,他们有这么多的智库幕僚,怎么会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因为很简单,你只要一人发一瓶维他命 D。我从一开始 1 月、2 月开始报道新冠,我就跟你讲,事实上在疫苗出现之前,唯一能够帮助你阻止这个新冠大规模传播的,除了戴口罩还有这个隔离之外,最有效的就是吃维他命 D。因为现代工业社会里面,人类普遍在室内生活,而我们演化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在室外追逐猎物或者是收集果实的,所以我们的日晒严重不足,那么我们的生理没办法适应。其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维生素 D 不够,必须要用饮食来弥补我们自己皮肤生产的,偏偏维生素 D对于免疫是一个关键,你如果维生素 D 不足,这个免疫力就会大幅下降。这是为什么每年流感是冬天流行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新冠这一次在美国流行是黑人最严重的原因之一。为什么?因为黑人的皮肤,特别是为热带设计的,所以他们在日晒下生产维他命 D 的那个效率比白人还要低,所以黑人欠缺维生素 D 的比率比白人要高得多,白人大约是有一半维生素 D 严重不足,会造成免疫力特别弱,黑人你至少 3/4。所以你这样一看下来就知道新冠疫情绝对会影响黑人更严重。
其实你去看看,像是英国的检测,现在 10 月的每天的检测量跟半年前 4 月的检测量第一波的时候的检测量相比,提升了 13 倍,不是 13% ,是 13 倍。你如果看欧美这些国家,跟半年前 3 月、4月的时候相比,他们的检测量一般都是提升 10 倍到 20 倍之间。当然德国是例外,德国大概 3 月、4 月的时候,它的那个检测量已经是比较高的,所以它大概是提升了四五倍,因为你现在看到这个确诊看起来好像提升是第三波或者是第二波,欧洲看起来是第二波,实际上你如果把它除以 10 或除以 20 下来了,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小波澜了。第一波要比现在严重得多,而且你现在看看这个死亡人数也是也可以看得出,基本上就是这个比例了。现在的这个 10 月的这一波比起 4 月的那一波还不到 1/5 的强度。
史东 01:01:06 现在的死亡率是多少?
王孟源 01:01:09
现在的每天死亡率大概也跟4月的时候每天死亡率(相比),也大概也是(降到) 1/5。就是你如果只看欧美的话,现在的这死亡率已经降到 1% 点多了,
史东 01:01:24 我还以为低于 1% 。
王孟源 01:01:30
在欧美可能已经低于 1% 了。就是你可以从死亡率还有这个检测数目都可以看得出,这一波事实上比4月就是——我只看、只讲欧美,我不讲南美或者亚非——事实上都比 4 月的那一波要小至少 5 倍。那你这个,我从 1 月的时候就讲这个,虽然一般疫苗的开发要 2 年到 3 年了,但是因为这件事关重大,全世界都是不计代价地投入,所以很有可能在年底前就会出来。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至少会有两三个疫苗在 12 月就出现。而且因为大家政府都重视这件事情,所以生产上应该不会有瓶颈。很可能一开始就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每周几百万、几千万的这样生产出来,所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Covid 这件事情到等到 Biden 上台是明年 1 月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热门新闻了。
史东 01:02:39 提到这里的对不起,我再插一句,因为你提到这个疫苗的事情,今天有很多人担心疫苗的可靠性,特别是刚刚出来的时候,你对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没有?
王孟源 01:02:51 我觉得你设法加速是可以,但是该做的双盲实验还是要做齐,哈哈哈。当然你可以因为增加投入,增加人力财力物力来加速,你不能够偷工减料来加速,就像波音那样子,那个是不可接受的。
史东 01:03:13 我们再把话题带过来,再把话题带回来。
王孟源 01:03:15 所以对 Covid 来说,我之所以先谈它,是因为这是最简单的话题,到 2021 年基本上就变成一个次要的一节。
史东 01:03:28 那你觉得对不起,我再插一句话,哈哈哈。你觉得 Covid 对我们的生活的情况,我们的生活习惯会不会有一个永久性的改变?还是说 Covid 过了的时候,我们生活的习惯又回到了Covid 之前的这种状况?
王孟源 01:03:44 我觉得最大的改变是逼迫大家上网。原本没有,对不对?原本你必须要去办公室的,现在可以习惯在家办公。然后你一旦练习了,强制所有的人口都练习了半年,一年以后大家就会习以为常了,所以等于是加速了这个上网的经济,我们这个网路的科技。
美国内政和财政
我想下一个话题,我们谈一谈内政好了。我们先谈一下这个警察的事情。刚刚会花时间谈 qualified immunity 是因为 qualified immunity 就是民主党左派... 也就是 Biden 不算左派,它是民主党里面的建制派,也就是民主党里面像 AOC 或者是像 Sanders 是比较偏注于经济方面的,以及… 但民主党左派也有比较关注社会议题的,对他们来讲最大的社会议题就是种族歧视,尤其是警察执行上的问题,也就是这次黑命贵的问题。
这次黑命贵的议题刚好也是民主党用来敲打 Trump 的大棒之一,而且很成功,所以照理说他们也应该是有所动作,要不然 4 年之后人家也说你喊了半天选举都让你赢了,你什么都不干,对不对?我觉得我在我的博文里面有分析过,事实上要真正解决美国的黑人的地位的问题,是不可能根治的。因为美国这个种族歧视的问题是很强的历史遗留,而且是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阶级的问题。他是先把黑人排除到中产阶级之外,然后才加剧了种族歧视的问题,所以只能够治标。那治标的话,除了找中国人开刀,把我们的升学就业的机会继续送给黑人之外,另一个比较简单的就是改革这些太离谱的法律保护,比如说像 qualified immunity。
所以到了 2021 年初,你会看到美国的新闻界一阵风潮,我预期会有一阵风潮来讨论说,是不是要怎么样解决消除这个,很可能是立法来改变。不过这件事情可能要等到他们先把大法院对Obamacare 的威胁解决之后,他们才会真正有所动作,所以可能会闹上几个月。就是在媒体上,你会每个礼拜都看得到,但是也不是头条,但是他们就是在后面慢慢地升温,等到他们有空了,他们转过头来处理这件事情。这是我预期在 2020 年中之前可能会发生的一件事情。
另外的内政,比如说像 student loan 这些问题,这都是继续花钱的。那在我继续讲之前,我想我们必须要谈谈 Biden 的财政。一年前我在上这个节目,谈美联储的财政跟金融管理的问题。那时候还没有新冠了,我就已经说他们应该到 2030 年会破产,会接近实质破产。现在这个新冠基本上是至少加速了 5 年。我跟你说一下这个数据在放在哪里? Federal Reserve 就是美联储有一个研究员在上个月刚刚发表了一篇论文,这很可能是反映他们内部的共识。这是一个高级研究员,叫做 Michael Kiley,他建议为了解决新冠对经济的影响,他建议整个 monetary stimulus 就是货币的刺激,分发的资金应该是相当于 GDP 的 30%。你如果用美国的 GDP 去算一下,这是大概 65000 亿。
史东 01:08:40 我猜,就他说的这个刺激和 QE 有什么分别?
王孟源 01:08:47 就是 QE。QE 是他们的部分。但是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改名了,不叫 QE ,因为 QE 已经是声名狼藉了,被人家臭骂过了。
史东 01:08:58 对,我就想了解这一点才想起,哈哈哈。
王孟源 01:09:05 他们预期是应该放 65000 亿,他们现在已经花了多少?最新的统计数字是我上个礼拜看到的,他说在过去的这 7 个月,就是从 3 月中他们开始有疫情了,开始到现在,他们所花的是一个 annualized 44000 亿的 deficit,这是联邦政府的赤字了。你这样算一下,那是 annualized ,就是 12 个月,那 7 个月就是 2.6 Trillion,就是 26000 亿。就是他们过去的这七个月的那个赤字是 26000 亿。事实上刚好那个 2020 财政年度是到 9 月底结束,您去看这个从去年 10 月到今年 9 月 12 个月的财政赤字,总共是 31000 亿。所以你可以算一下,这大约 4000 亿是前五个月,就是去年 10 月到今年 2 月,然后从 3 月到 9 月是另外的 26000 亿,他基本上是每个月 4000 亿的。当然现在看起来他们讨论了 5 个月的第二波刺激法案,就是民主党是要求 22000 亿,共和党是 Trump,是给 18000 亿。结果现在看来大选之前可能过不了了,如果大选之前过不了的话,这可能要拖到拖一段时间。
我觉得 Trump 真的是蠢到让人没话说,这种慷公家之慨来让选民开心的事情,他居然也还在那边讨价还价,他为的是什么呢?他们卡在什么地方?卡在这个 unemployment。因为第一波刺激的时候就是 4 月的时候,4 月的时候的第一波刺激它的 employment 是一个每周 600 块,后来民主党说我们的第二波也是每周 600 块,共和党说不行,我顶多只出 300 块。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因为他们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看,他怕如果你这个 unemployment payment 太多的话,他们就不想工作。也就是他把你当成牲口,你这些牲口如果能吃饱,你就会不想,不会想要拉车。他必须要确定你是半饱,他不愿意让你多拿,你如果多拿的话,他就怕你明天不上班,把老百姓当成这样子。这就是共和党的逻辑。真的是没有办法,他们为了这个,蠢到从 5 月谈到现在,5 个多月没有办法通过这个 2 万亿的刺激方案,你不发这个钱,人家怎么会选?最后的一定是怪到现任政府上的,一定是影响现任政府的那个选情,他们居然会连这么简单的逻辑都想不通,你可以想象他们这个对照顾底层民众的反感。这就是说,不但没有那个意愿,而且是有很强的畏惧,这个畏惧强到已经是如此的非理性,很明显的是他对他们的大选有利的,他们都不敢不愿意去做这个,真的是。你居然中国还有人相信这是山坡上的灯塔的?就是这是那个 Reagan 的自我吹嘘 shining light on the hill,这个真的是可笑到极点。他们就是生活水准高了,这个生活水准高是全球掠夺历史的累积而来的,很明显的你会为了 300 块跟 600 块争执了 5 个月,你想想看这个逻辑是什么?唯一的逻辑就是因为他们有极强的非理性恐惧,认为这些蓝领工人,这些底层的工作人员是像牲口一样喂饱一天,明天就不工作了。
你如果了解美国世界的、美国社会的真相,而还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你绝对是一丝良心都没有的。
史东 01:13:30 是这是王孟源的名言,我把它记起来。
王孟源 01:13:33 哈哈哈。你如果不是社会主义者... 在美国你如果不是社会主义者,而美国 99% 都不是社会主义者。只有两个:第一个是你无知,你不懂这个真相;第二个是你根本就没有良心,你是一个 socialpath。我想 Trump 是两者兼有。
史东 01:13:50 那句话怎么说的?好像是什么 30 岁以前,如果你不是民主党,你就没有良心;30 岁之后,如果你不是共和党,或者你是保守党 ...
王孟源 01:14:03 就没有头脑。没头脑,就是说你没赚钱。等你赚了钱以后,你就准备加入资本家集团,来欺压老百姓,这算是哪门子的有脑子。
史东 01:14:13 对。我觉得一个人的追求,我顺便趁这个机会讲一个出题的话。我觉得一个人追求财人财富并不是一个不好的事情,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人类希望能够有一个更高的追求,就是你有钱之后你要做些什么。
王孟源 01:14:33 这是道德的问题,你不能够指望全社会的人都有道德。
史东 01:14:37 就所以说这是一个我,所以说这是一个追求嘛。
王孟源 01:14:41 但是你一个有效的经济体系个人,你必须要求他们追求自己的财富,但是政府也就是社会的集体来看,必须有时要遏制这些个人扩大私利的冲动。所以……
史东 01:15:01 再度我们再回老讲的这个新冠,其实就脱了很多制度的裤子,对不对?
王孟源 01:15:10 其实对我们来说,这些美国制度的缺陷都是很明显的,因为我们住在这里几十年了,我们知道他们说一套重要,中国大陆那些学术界的人名义上叫做学者、专家或者大师,可是他们全都吃这一套,实在是很可笑。我一直到今年才明白,原来整个大陆就只有一个叫翟东升的教授,他是在 2010 年之后就看出美国会想要跟中国脱钩,想要整中国,这个对我们来说是很明显的,对不对?对我来说是非常明显的。 2009 年之后我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宣传不对劲了,但是他在大陆过去这 10 年是被当成疯子看的。
史东 01:16:01 该请翟东升先生上节目谈一谈嘛,哈哈,和你空早和你做个对谈。
王孟源 01:16:07 我对他的说法不是完全同意。他认为这个新的趋势是去全球化,也就是像一战之后到二战之间那 20 年那样子。不过我认为那个时候是十几个强权自己搞自己的山头。那当然大英帝国的圈子是最大的。现在不一样,现在只是中美两方分裂,那还有很多其他的区域强权,还有新兴工业国,还有潜在的的开发中国家,他们可以自由选边。所以我不把它叫做去全球化,我把它叫做中美脱钩。为什么这个值得提?因为你 Biden 上来以后,他因为这个财政的问题太大,内部的问题太多,他可能在中美脱钩这个上面他绝对会减缓,它不一定会反转,但是它绝对会减缓,但是中国已经不能够再信任美国了,对中国本身也有动力要去做脱钩。所以这个中美脱钩这件事情已经是定了。即使我们知道 Trump 会落选,即使我们知道 Biden 没有 Trump 的那个那种疯狂或者邪恶的冲动,我们中美脱钩还是未来 2 年,其实是未来 5 年到 10 年的一个国际大局势。
所以我们现在顺便把这个话讲清楚,我刚刚在讲的是美国财政上的问题,你看过去这七个月,在新冠疫情下联邦的财政赤字是 26000 亿,然后这个美联储说应该是 65000 亿。那美联储已经花了多少钱,他已经花了 35000 亿来干什么?买联邦债券。联邦债券不够他买,他去买什么?就去买那个公司的债券。这个其实我去年已经都解释过了,它真的就是直接下场去买私人的,私家的那个公司债,像波音的债券,但是他已经买到那些还没有濒临破产的公司,都已经说,可以,够了。Powell 就是那个美联储的主席在上个月站出来,他说什么你知道吗?他说这个我们这个 monetary stimulus 已经到极限,你们国会必须要赶快把那个刺激方案——我们刚刚讨论了半天,拖延了 5 个月的那个刺激方案——通过,为什么?这个背景就是他想要花 65000 亿,他已经花了 35000 亿,他还有 3 万亿要花,但是他没有东西可买。这就是美国财政当前的可笑局面,他们印钞票是疯狂到这个地步,就是他想要印,但是没有东西可以买了。然后上个礼拜我看到 Larry Summers,我不晓得你记不记得他曾经在担任过哈佛大学校长,还有那个 Clinton 的财政部长,他很可能也会出任 Biden 的官员。我想最可能的是他的首席经济顾问,他出来说 dollar is fine, don’t worry about it。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继续印钞票,继续搞赤字,不要管这个,美元的霸权没有问题,不要担心。
实际上的意义就是说我们可以预期 Biden 政权上台之后,美国的赤字不会明显的下降, Trump 我在去年上的节目的时候曾经解释过,他一下子把 Obama 任其内的赤字从 4000 亿美元一下子跳到 1 万亿,每年 1 万亿就是他减税,然后又乱花钱。但是因为美国现在的这个经济的态势, Biden 上台不但不能够消减赤字,而且反而是必须要继续地印钞票下去。这个就像是奥巴马 2009 年上台的时候,并不是他想要乱印钞票。
史东 01:20:22 而是在这个态势上他无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王孟源 01:20:25 没有选择,留下来的摊子太烂。我觉得这个 Larry Summers 出来这么一讲,我基本上 100% 确定明年的赤字一样还是在 Trump 这个水平,就是 3 万亿左右。我这是假设... 我是把这个下一波的 stimulus 这个 2 万多亿也算进去了,就算到这个大选前没办法通过,那么就必须要等到 Biden上台再通过,当然也有可能大选,那个民主党全面执政以后,共和党说算了,反正我们要下台了,随便。你这种细节要看实际的结果,不过从财政跟经济上来看就是这样子,那他这个钱会花在哪里?共和党要乱花钱,主要是减税,把钱还给有钱人,然后就是做 construction,就是做那个公共建设,为什么呢?因为这图利那个承包商。
民主党花钱的方向不太一样,这个美国跟中国一样,都是中央政府比较有钱,地方政府没钱,因为这地方政府收的税率一般都是很低的,所以民主党会把很大一部分的钱拨给地方政府作为补助,这也是需要的。光是这笔钱可能就是 1、2 万亿。我们现在他们现在在炒的那个 2 万多亿的那个方案里面,就不到 1 万亿是给地方的。我觉得如果民主党全面执政的话,会把它提升到 1 万多亿。然后另外一个就是 operating cost。譬如说在美国你如果要开一条新的公路,刚建的时候联邦政府会(管理),但是一旦建成以后,联邦政府一般是不管你的。要修补这条路或者是维修之类的,都是地方政府自己搞。像这种东西民主党会比较愿意花钱,因为它事实上你那个东西建好了以后有没有用还是必须要靠 operation 来决定,尤其是比如说你有那个捷运系统,公共汽车如果是每个小时才来一般的话,那你只有真正养不起车的人才会愿意坐,对不对?你如果是每隔 15 分钟来一班的话,那有车的人也会考虑要可以可以坐这个,坐捷运。然后再加上一大堆环保的议题花费,这个都是都是几百亿、几千亿这样算下去的。
所以我认为 Biden 第一年的赤字到 3 万亿不是太离谱的估算。第一点是它对美元实际上会有继续的压力,这就是我另一个一直在建议中国着手的重点,然后一直都没有看到他们出手,而且有点 frustrating,就是美国霸权现在最后的根基就是美元,因为他印了这个钱,美元的购买力不管你怎么应它还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能够维持这样子唯一的理由就是它是全球的通用的储备货币。所有的国际贸易有一半以上都是用美元来定价。那我一直说中国的人民币还没有到能够取代美元的地步,那你必须要,如果不是用欧元,就是要利用一个区域货币,比如说金砖货币来取代。
我最近看到大陆的讨论,讨论到这个方向,他们都会说人民币准备要数字化。这个是外行人的说法了,这个数字化不数字化,只影响零售跟运用。你数字化的人民币还是人民币,你还是会有汇率的问题,你还是会有这个结算,最终跟那个央行结算的问题,不会因为数字化而就能够让第三国家愿意用,你要用的话,这个必须要是外交上的非常高阶的一个动作。我一直没有看到有这方面的着力,所以觉得是因为你如果把美元的那个霸权消灭了或者取代了,就是釜底抽薪,他就没有办法再支持这样的制止,他本身的内部的购买力一下子会崩溃。以后...
史东 01:25:15 应该如何做?
王孟源 01:25:17 上策是跟欧元,也就是德国跟法国两个国家来做一些密谋了。
史东 01:25:25 对,你提过这个主意。
王孟源 01:25:28 想办法让欧元变成一个国际的交易货币,这是事实上在未来三年这是唯一一个可行的方案;中策是金砖货币,但是这个金砖货币有印度在里面,实在是让人不放心。南非现在的这个总统也是还好,但是巴西就很有问题,不过巴西这个总统大概也做不了多久了;下策则是等到人民币能够取代,而这个至少 10 年了,不切实际。
美国这样子倒行逆施,而且拼命印钞票,事实上是利用这个印钞权来搜刮全球,这是不合理的。然后它这些搜刮来的财富用在什么地方?用在军工上面,然后用这个军工这么多武器再去欺压其他国家,你说这合理吗?从你压榨来的的钱做了武器,然后再来欺负你。要打破这个循环,我觉得最弱的一个环节就是美元。这件事情我已经讨论了五六年了,但是没有看到中国有什么积极的动作,所以很奇怪。
史东 01:26:41 我想意识到这个问题和如何地执行,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概念,对不对?
王孟源 01:26:49 我想的问题在于我讲的每一个专业,什么金融、货币、或者是战略,他们都有顶尖的人才能够达到同一个层次的讨论。但问题在于他没有一个人才能够兼顾两个或者三个或者所有的方面,然后把它放在一起做大局观,这个是一个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的那个智库的组织... 照理说智库的用意就是这样子的,把不同方面的专家集合起来,然后众志成城,然后做 brainstorm,然后可以分享各自的专业。但是中国的智库除了生产官僚体系下的文书之外,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你想看连翟东升的这种战略观点,他居然都是全 14 亿里面的唯一的一个,那你可以想象整体的做智库的水准是什么样子?我看到一些,听到一些故事,说两三年前他去开会,国内开会,然后提出他的看法给演讲,结果被人群起而攻之。这是这……但是他居然……当时中国的主流,不只是主流,几乎每一个人都相信美国不会跟中国决裂,美国会不顾他这个霸权所带来的额外利益,而坐视中国慢慢和平崛起。
你看看 Hunter Biden 搞的这是什么?我以前写过一篇博文是讲 Bob Dole,他为中亚的、是吉尔吉斯坦的一家银行,他去当那个董事,凭空赚了几百万、几千万。Hunter Biden 也是一样,这个纨绔子弟一辈子什么事都什么,正事都没干,但是他就是因为美国有霸权,能够左右乌克兰的内政,所以乌克兰的财团才会想要让他去争当董事,付他几十万、几百万的钱,要等他干什么事?就是等他去介绍这些财团去给他老爸。
史东 01:28:56 其实他做的这些事情在美国的政经高阶是常见的事情。
王孟源 01:29:00 不只是常见,这是他们的,他们必要的生财之道。所以你说你指望这些人会坐视中国崛起,然后断他们的财路,让他们没办法再继续……
史东 01:29:16 这也是你说在真正说到点子上的一件事情。
王孟源 01:29:21 Hunter Biden 我们讲了半天,这是他们的常态。不只是常态,连他们的大法律、最高法院大法官出来明文地说这是我们民主的常态,你还认为他们不会为了维持他们的民主常态而跟你拼了,生死搏斗,那你真的是太天真了。
美国外交和宣传战
所以我现在谈了他的内政,谈了他的经济财政,谈了他,我们现在谈谈他的国际好了。他的国际第一件事情是因为他的内部如此虚弱,他也拿不出钱来,所以他能做的就是比如说重新加入TPP,这个 TPP 现在是那个日本帮他暖着,他随时来就可以坐下来,这是很简单的,这一定的;但是跟欧洲的 TTIP 就不一定了。欧盟在过去这一年多跟 Boris Johnson 折腾了这一下子,我想他们对这些海洋法系的国家,就是 Anglo-Saxon 族的国家会有些警惕。在这个 TTIP 上面,我不太看好 Biden 不太可能在 2 年之内有什么突破,因为我现在谈的是 2021 年跟 2022 年的前瞻,到 2022 年又中期选举,但可能如果继续维持参院跟众院的掌控的话,那他可以继续考虑进一步的动作。但是如果他失去其中一院的话,那么美国又要回到那个党政空转的。
最重要的一个,最重要的最后的一个话题,就是我对美中关系的期望。我已经讲过了,这个基本上会是 Trump 政策的延续,就是贸易战,虽然不会继续升级,但是也不要指望作业一下就解决了。事实上他会开另一个新的战线,只不过是不是贸易战场或者是企业上的战线,而是这个,这刚好是这一题的最新一期的 Economist,我一看到最新一期的封面,我就说,好玩了,我正等着你。为什么呢?
他这个里面是什么呢?有三篇文章来骂中国。第一篇文章的要点,自由民主正在全面退却,全世界正在陷入暴政的威胁之中,而其中最大、最危险、最优先的就是中国在新疆的暴政。第二篇文章详细地列举了三个资料来源,做出了 20、30 个严厉的指控。这三个资料来源是什么?第一个是一个在美国申请政治庇护的维族人士,你申请庇政治庇护的时候还会在乎讲实话?第二个,这个第二只是引用了两句,就是这是一个德国的白左教授。第三个是澳洲那个很有名的 CIA 资助的智库,它就是基本上用这三个来源,然后用典型的那种主流媒体的,把可以看到的模棱两可的证据,跟完全没有证据无法佐证的严厉指控,交错运用,给你一个印象是:不但又严重,而且又有证据,又罪证确凿,非常的有趣。然后最后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在新冠上面,他讲的是虽然中国最后控制了新冠,但是在 1 月的时候,是因为中国没有诚实处理,所以才让新冠扩张到全球。
我从 1 月开始就一再地写博文在讲,你那个时候连这个病毒是什么都不知道,这病毒是不是新的都不知道,你怎么能够指望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府下决心做出正确的举措?这都是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找茬的。你自己看看美国在 2009 年那个猪流感的刚起来的时候的前 6 个月是怎么做的,根本什么都没做。我为什么会特别重视这个?因为 Economist 是算是一个很高级的刊物。
史东 01:33:45 我就想问你这个问题,你看了这三篇文章,你对这个杂志的看法有没有什么改变?
王孟源 01:33:52 没有没有,我一向都知道他们有两套编辑团队,就是负责前半的政治团队跟负责后半的经济专业团队。你如果看,所以有的时候在同一个同一本经济学人里面,在前半把中国骂得狗血淋头,在后半这边……
史东 01:34:15 所以说我从一个从事媒体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这个杂志他们的做法就是用他们在经济方面的 credibility 来带动他们在政治方面的就是一个宣传。
王孟源 01:34:30 即使是在那个政治抹黑的文章里面也是用模棱两可的证据,就是这个证据事实上不足以达成任何结论。
史东 01:34:42 这个就是西方媒体最厉害的地方。对。
王孟源 01:34:46 然后掺杂着很严厉很绝对的言论,但是跟那个证据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哈哈,这样子交替的用,那给你的印象就是真实而且又严厉。
史东 01:35:00 OK?所以说你是觉得这个维吾尔,这个议题。
王孟源 01:35:05 我一直怀疑 Economist 的那个,那一套政治编辑团队是美国外宣体系的一个欧洲跟就是 European Council for Foreign Relations 的一个附属组织,所以我个人很怀疑这个是他们未雨绸缪,因为搞宣传这种东西,重要的是你要事先做,提早做,反复地做, 三人成虎对不对?而且越是提早地讲越有说服力。你如果是事后需临时需要,而且临时抱佛脚,一般都是来不及的。这种洗脑的事情必须要时间的。我认为这是民主党的建制派已经准备要为拜登的对中政策埋下伏笔。你可以预期 Biden 的最终的斗争不会是直接来自美国国务卿或者是像 Trump 的团队,现在这样搞的都是他们自己人出来指手画脚大声骂,而是要欧洲的白左团队这些间接的部署团队来抹黑中国,而他们最重要的抹黑手段——就是因为现在香港已经平息了——他们已经决定就是要用新疆来做着手点,做主攻方向。所以如果我是中国的话,我会未雨绸缪。我很简单的,比如说你那些新疆的那些在职教育,被召集去在职教育的为主,你可以给他发个津贴什么的,因为集中营是不会跟你发津贴。
白左教
王孟源 01:36:55 然后我想顺便谈一谈这个白左这件事情。白左其实追根究底是一个新的宗教,它是 70 年代创立来取代已经日益微缩的基督教势力。西方对外扩张的时候,维持内部稳定跟消除外部阻力的一个很重大的成分就是它的宗教。这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以基督教为主,你看他到外面殖民的殖民政府的时候,都是传教士跟着炮舰,然后炮舰一旦打开了这个通路以后,就是商人来建立剥削性的商业据点,然后由传教士来吸收信徒来减弱土著或者当地人对外来剥削者的抵抗。到了 20 世纪,尤其是经过二战之后, 50年代、60年代,尤其经过 60 年代的那个 liberal movement 自由化思潮以后,基督教基本上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对内安定,对外征服洗脑的那个作用,必须要有一个新的宗教,而且这个新的宗教必须是对新生的这一些自由主义派人员有很大的自然吸引力的。这是为什么白左兴起的原因。宗教一直是这些殖民国家的软实力的,所谓软实力,他们说软实力其实就是指的他们的宗教,但是他们在 1970 年代之后,这个宗教不再是基督教,而是白左的这套思潮,也就是所谓的…
史东 01:38:48 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比较更世俗化的一种宗教。
王孟源 01:38:54 就是,它其实还是一样,就是……
史东 01:38:56 但是就是我是在外表上它不是像从前披着道冠的那种样子的形态的宗教,而是一个更趋近于社会、更趋近于似乎世俗化化的一种形态。
王孟源 01:39:09 本质上一样是非理性的绝对信念。
史东 01:39:13 我不是说本质,我是从外形,因为它的外面的包装的。
王孟源 01:39:17 但是外表的包装是刚好相反。以往是那种原始的超自然的,这个现在变成——就是基本上基督教之所以会失去它的影响力,是因为从 16 世纪之后,然后到 17 世纪、 18 世纪启蒙时代,科学化跟理性化的思潮,逐步地把它那个超自然的成分的根挖掉了,所以你必须要建立一个新的宗教,那没有超自然的成分,而且在表面上好像是符合科学跟理性,实际上是完全违反理性。他们经过了 60 年代、 70 年代的酝酿,到 80 年代才真正定义。刚好是因为他们正在冷战的途中,而对苏联的最有效的就是这套自由民主,所以就顺势,因势利导而发展出这套东西,它其实是一个宗教。
我刚刚已经讲过,他们在自由、民主、法治这三件事情里面根本就完全是口号。如果必须要违反自由,他们就讲民主。如果必须要违反民主,他们就讲法治。如果要违反法治,他们就讲自由,都是看他们方便。然后这个东西用来颠覆非常有效。因为你在东欧成功了一大批,后来在东亚也成功了一大批,最先成功的就是台湾。那接下来是香港,现在是泰国。我觉得你要注意一下这个新的宗教,它跟旧的宗教当然不会共通这个特点。反科学或者非科学的特点就在于他们不但本身逻辑不自洽,他们互相之间也是不相容的。所以你看美国的这个态势,分成左派跟右派,左派就是白左,一个新的宗教;右派坚持的是什么?基督教嘛,是旧教。
所以你现在看到美国这个分裂其实就是一个宗教战争,是一个新教跟旧教之间的战争。我到现在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政治学家来强调这一点,可是我觉得很这很明显,这是一西方从过去 2000 年所有的战争,几乎都有宗教成分在内,最严重的都是宗教战争。你现在看到美国的分裂本身就是一个宗教战争,白左教跟基督教的战争。你看现在欧洲白左最严重的那几个国家是哪几个国家?第一是瑞典,第二是捷克,第三是德国。他们这些都是以往的新教国家,现在的宗教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几乎没有人每个礼拜上教堂。欧洲欧盟里面对基督教最执着的是哪些国家?是南欧的国家,像意大利这些国家为什么不相信白左?因为他们已经有一个宗教,他们还是旧教。
所以中国必须要了解这个东西。是明年 1 月以后, Biden 政权不会直接出面,但是他会叫他们的欧洲利用他们的宗教,因为白左的教廷,就是核心,还是在美国,对不对?因为白左这个宗教... 其实我们说美宣是什么?美宣就是第一个:宗教的传教手段,那它的教廷就在于好莱坞或者是美国的这些宣传大亨所在地,纽约这些地方。美国要跟中国斗争,用政治跟经济来直接上是下策,用军队下下策,用宗教是上策,为什么?不但这个是兵不血刃,而且中国内部已经有很多带路党,已经有很多信徒。最重要的是欧洲的迷信程度更高,直接叫瑞典、捷克跟德国上就可以了。美国连出面都不用出面,要解决这种事情,必须要拆穿这个宗教的假面具,而且要未雨绸缪,知道美国将明年后年的打手会是瑞典跟捷克这些国家,所以你有了机会就必须要揭穿他们的假面。
他们的假面是什么?今年 5 月的时候,瑞典搞群体免疫搞到什么地步?他甚至禁止给老人院里面的患者做治疗。你如果去看英文报道,根本就没有,完全没有这个报道。瑞典内部有些医生看不下去了,写了一篇稿子投到英国的专业期刊。医学界的专业期刊。我看到了,我说天赐良机,你这不就揭穿了他们所谓人权的那一套嘛,对不对?我在我的博客就赶快把它登出来,以后没有下文了。中国 14 亿人呐,他这个智库怎么搞到连这种事情都没有想清楚?你如果不事先把那个瑞典的人权制高点先拆下来,你怎么样来抵抗他们?未来两年,2021 年、 2022 年一定会拿新疆跟香港来给你找茬的这个借口。他们要是能够说服德国的话,那你连跟欧盟的一些交涉都不用谈了。
我刚刚已经提过好几次,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战场,必须要在至少避免他跟美国一鼻孔出气,那这里面决定性的就是德国跟法国两国,那这里面法国反而我不是太担心,法国人是比较现实的。你跟法国的问题在于必须要进一步去讨论欧元取代美元的问题。跟德国的危险是在于德国的企业界固然经济固然跟你关系密切,但是他们深深地受到白左教的影响。你千万不能小看这些宗教在白种人之间的作用力。如果未来两年美国通过这个白左教,自由、民主、人权这一套来抹黑中国,他是有可能不花一分钱,无非一兵一卒就主动让德国跟中国斗起来。你要解决这些这种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先就把这套花样拆穿,让他们没有声量,没有这个市场,没有这个舆论市场,你如果能够每次他们提起人权的时候就反过来追着瑞典打,OK?那瑞典就没有话讲,就讲不出话来,他讲出来也没有人会听理他,中国政府还不了解,这是生死搏斗,美国人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任何一个手段,你必须不能够说不要去惹事,这个事情会惹到你头上来。怎么做人家都会惹上来,你不事先准备的话就是等着挨打。
唉,我真的是,哈哈哈,最近这一年我给出的切实建议特别多,所以看到他们置若罔闻,我特别的 frustrate,所以好,我想这基本上就是我对 Biden 政权未来一两年的预警。我想这个对外行人来说,这包括中国的那些外交智库,这个他们被瑞典跟德国人骂打的时候,他们可能还觉得莫名其妙,可是我可以告诉你,这种事情都是很简单就可以两三年前预见了,你看到这个就应该知道已经是确定了明年开始,这就是他们的跟中国斗争的组合。
史东 01:48:21 有关于这个海峡两岸的问题,你觉得拜登会怎么处理?
王孟源 01:48:25 我也是一直在讲这个,中国处理是高度优先,但是没有急迫性,所以有些大陆学者认为 2021 年 2022 年就会解决。我觉得如果是我不会那么急,这个应该是等到 2024 年或者 2025 年来着手是最合理的,因为最合理的是等到美国美元崩盘,这就是为什么美元崩盘这么重要。
美元一旦崩盘以后,现在美国所面临的问题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美元崩盘之后它什么东西都负担不起了,如果去除了这个威胁,以后这个解决就方便的多,容易得多。对我来说这些事情都是有它的逻辑体系,有它的优先后次序,可以一步一步来做。但是呢,你看,像是两年半前我开始讲说中美贸易战,你如果不先把美国打痛的话,绝对会步步升级,没有什么能够退让妥协的。结果头一年一样,我事后才知道原来中国的学术界、智库界只有翟东升一个人有这个认识,然后他被当成疯子一样的笑,那难怪那个时候的政策就是只想着要减低战略风险,避免全面升级。这个想法是对的,但是风险不是在于对等反击会引发风险,而是在于你不对等反击,反而会鼓励 Trump 去升级;你如果反击把他打痛了,反而不会升级,反而没有风险,而且是保持战略灵活度。就是你的战略选择,你随时都可以说我现在妥协,你一开始不妥协跟他对等反击,你随时都可以说我换成我妥协。你一旦选择了妥协,就没有再对等反击的余地。人家会说,诶, 6 个月前已经这样,你现在等 6 个月才叫才要反击,这算哪门子事对不对?那一定会保证会升级,因为人家不会把你当做对等反击,而是会当做是进一步升级。所以你从他们这个大战略的观点是对的,但是执行起来因为对敌方或对手的认识完全错误,所以这个选择执行的策略的时候也就完全错误。我这是对。
史东 01:51:21 就是知其不知彼。
王孟源 01:51:25 对,知己不知敌。真的是,就是那句话,知己不知敌。对,你不要说我骂得很高兴。其实论语里面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这个意思是什么?就是我在美国我知道他邦无道,所以我说的一切话都不用英文发表的,必须要言孙。我愿意这样子公开地骂中国的这个政策不够优化,不是最优化的结果选择,这是因为我认为他们还是有道的国家,所以可以危言,而不是言孙。所以算是抬举他们的,我希望他们了解我不是在侮辱他们。